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 页 社务工作 社情介绍 机构组织 新闻动态 时事评论 教育动态 温暖工程 活动园地 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温暖工程 >> 温暖工程_1 >> 正文

黑龙江中华职教社“温暖工程”公益事业情况简介

来源:发布时间:2014-09-17 10:33:00作者:

     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于1917年,具有“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特点,其成员主要是教育界、企业界、科技界热心职业教育的人士组成。黑龙江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于1989年,目前有市(地)社11个,县(区)社65个,计76个社;有团体社员160个单位,主要是职业院校,个人社员5237人。
     1995年,当时国企体制改革出现了很多下岗职工,继而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又进城务工和转移就业,就业再就业形势紧迫。总社响应党中央关于希望各民主党派协助党和政府在研究和解决剩余劳动力安置就业方面做出努力的号召,决定推出“温暖工程”公益事业。省社积极参与,十几年来做出很大成绩,于2002年获得全国“温暖工程先进集体”称号,为黑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温暖工程”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重视
     2005年温家宝总理做出重要批示,指出“中华职业教育社实施温暖工程十年来,协助党和政府为困难群众就业做了很多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希望职教社“发挥其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独特优势,把温暖工程继续办好使困难群众受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贾庆林主席在接见参加全国温暖工程十周年表彰大会代表时说:“希望兼具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中华职业教育社,能够发挥在提高人口素质和劳动者就业技能方面的独特优势”,“使温暖工程真正成为稳人心、暖人心的社会公益事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也指出,要“努力把温暖工程这一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事业做好做大,真正做到为国家分忧、为百姓解困、为人民造
福”。
     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发[2006]15号)中,将“温暖工程”列为统战系统扶贫解困三大项目之一。同年,中央统战部在《关于加强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的意见》(统发[2006]22号)文件中对温暖工程的实施提出明确要求,“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借助各种社会力量,把温暖工程事业做实做强做大”。
     我省各级领导对“温暖工程”也非常重视。省委副书记、省长栗战书、省委副书记杜宇新、常委龙新南、依俊卿先后在有关会议上充分肯定了省社开展温暖工程以来取得的成绩,并提出“要紧密结合政府的中心工作,继续把温暖工程做好”的明确要求。副省长、省社主任程幼东不仅要求省社要将温暖工程做为重点工作来抓,而且还亲自参加了香坊区温暖工程开班式,具体指导该项工作。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温暖工程的关心和重视,给全省职教社同仁极大的鼓舞与鞭策,增强了做好温暖工程的信心。
     二、“温暖工程”的目的、内容和指导思想
     “温暖工程”旨在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职业指导与介绍,为社会上迫切需要就业和优化就业条件的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帮助他们脱贫解困,促进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
     “温暖工程”的实施内容与对象,主要针对下岗职工、农民工、待业青年和残疾人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帮助他们就业或自主创业。同时,积极开展资助贫困职教生助学活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温暖工程”秉承中华职教社几十年来“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宗旨,按着“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成片,不厌其小,务求其实”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十几年来取得巨大成绩。成为一项民心工程,成为了中华职教社的知名品牌。
     三、“温暖工程”加大农民转移培训力度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全国有1.5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我省转移人数也达到    万,大体每年需转移40多万人。特别是黑龙江省实施老工业基地建设,各个行业也急需技能型人才。同时,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增收,农民富裕,仍是当务之急,“温暖工程”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职教社工作的一个重点。为此,“温暖工程”这些年来不断加强对农民的转移培训。
     为了适应上述需求,2007—2008年总社又推出了“温暖工程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双百计划”),即在百县以上对100万农民工实施技能培训,并安排就业。该项目我省先后在44个县(市)实施,是项目实施县最多的省,占全国273个项目实施县的18%,举办了529个培训班,共培训30344人,就业率96.3%,培训内容以技能培训为主,加上引导性培训,涉及的专业62个,有车工、焊工、缝纫、建筑、餐饮、保安、养殖、食用菌、砌筑工、钢筋工、计算机、市场营销、旅游服务、美容美发、电工电子、商务俄语、手工刺绣、家政服务等。培训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传授与实训相结合,达到掌握岗位技能为目标。每期培训时间为30天。
     四、“温暖工程”硕果累累,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温暖工程,特别是“双百计划”为农民做实事,做好事,效果显著。大庆林甸县“双百计划”培训农民1000人,有977名就业,就业率98%,使他们普遍增加了收入,每个家庭月增加600元-1200元,年累计家庭可以增加收入7000元-10000元;佳木斯社有5县2区为“双百计划”项目实施县,完成培训任务4500人,就来率91%。所辖汤原县经过培训后农民普遍受益,汤旺乡曙光村宋雅丽一人带着孩子生活,生活十分困难,她参加“双百计划”培训后,在当地服装厂就业,月收入1200元,孩子也上了小学。她激动的说:是温暖工程为我解了困,温暖了我们全家人;龙江职教社与县妇联合作,培训农村妇女养鹅20多万只,每只鹅净剩可达40多元,使养殖户增加收入3万元以上。同江市副市长白淑华亲自带领市委统战部和教育局的领导一同走乡下村去做宣传“温暖工程”,她说:“温暖工程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惠民工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利民工程,也是建设新农村的民心工程,一定要把这件事抓好”。
     2008年在全国温暖工程成果展览会上,我省31个县(区)参加,170多人与会,各县(区)9大类,247个品种几千件展品参展,并推出上百个招商引资项目。杜尔伯特县与湖南客户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当年供应地产大米900吨,地产酒700箱。富锦市的风力发电、宝清县的农产品、漠河县的旅游工艺品、农垦北大荒系列绿色食品等项目也很受欢迎,当场签定了3000多万元的意向性合同,2009年3月统计落实了1000多万。这次展览会展示了我省近年来温暖工程的可喜成果。
     2009年,各地职教社和团体社员学校,积极参与政府和社会团体实施的下岗职工、农民工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据去年统计,实施农民工转移培训169146人,就业100477人,就业率60%,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3.9万人次;城市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培训26328人,就业18597人,就业率71%;残疾人培训575人,就业517人,就业率90%;资助贫困职教生10209人,金额达到1342.84万元。

下一篇: 没有了

上一篇: 温暖工程介绍

2018 © Copyright 佳木斯中华职业教育社
技术支持:金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黑ICP备07502476-2号